当前位置
新闻资讯/

儒雅李安,用野心改变电影未来

来源:人气:470更新:2022-06-23 00:29:28

有人说,李安变了。 

从一个对故事如此精雕细琢的人,到现在在技术上执迷不悟。

[双子杀手]刚一在北美试映,就扑了街。 

烂番茄43%,IMDb只有5.1分。 

IMDb上,北美媒体对于李安新片争议颇多 

美国媒体,延续了对120帧技术的不感冒。

不能理解李安要在这部传统的动作片上,做出什么大文章。

上一部[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]就在北美口碑不佳,票房惨败。 

烂番茄上好评率至今仍只有44%,IMDb上则是6.2分。

烂番茄网可以看出,北美影评人与普通观众都对[比利·林恩]不满

 

好莱坞这个地方,比我们想象的要保守得多。

反而是在豆瓣网上,[比利·林恩]的8.4高分宣示了国内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好感。 

这分数甚至超过了[卧虎藏龙],与[色,戒]持平。 

豆瓣网上,中国观众对[比利·林恩]评价不俗

 

不过,这回的[双子杀手],国内媒体还没来得及来反击,欧洲那边就已经开始跟北美唱起了反调。 

法国点映一结束,影评人就纷纷热议: 

“太有魅力的观影体验” 

“一部革命性的电影” 

“表演堪称完美” 

…… 

法国媒体对[双子杀手]的评价普遍很高

 这个曾经孕育了“新浪潮”电影运动的国度,桀骜而清高的世界艺术电影中心,竟对一部动作类型片给予了热情的肯定。

 谁又能想到,这部[双子杀手]套着一身商业大片的马甲,竟然藏着一颗艺术电影的内核。   

李安,一个看似温顺平和的谦谦儒士,早已大力甩开了好莱坞工业体系的规范与教条,野心勃勃地在新电影的革新之路大步迈进。

 

 做新电影,是要有勇气的。

 在电影的历史上,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广,都举步维艰。

 1898年,电影刚刚诞生,卢米埃尔兄弟短短的一则[火车进站],就吓坏了在场的观众。

 1927年,第一部有声电影[爵士歌手]上映,无数电影人、评论家激烈质疑,卓别林更是斥之为“垃圾般的发明”。

 1935年,第一部彩色电影[浮华世界]上映,许多人认为彩色没有必要,反而削弱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,普遍进入彩色电影时代一直拖到60年代才实现。

70年代,人们为电影该不该使用电脑特效而争论不休。

 90年代,对于数字电影能否代替胶片电影,又是一场旷日持久地辩论。

 2009年,3D电影[阿凡达]全球热映,人们为电影的视觉特效拍手称赞,却并没看出使用3D的必要性。

[阿凡达]当年上映时,也有很多人认为形式大过内容

 电影,每隔一阵,就要增添一副新的面孔。

 如今那张最新的面孔,便是“高帧率电影”。

 2012年,彼得·杰克逊率先倡议要将3D电影提高帧率,然而48帧率的[霍比特人]并没有引起多少波澜。

 直到2016年,李安将自己的新片[比利·林恩]一口气提升至120帧率,并且还搭配上4K的分辨率与3D效果。

 彼时,响应高帧率放映的影院少之又少,全球掰着指头都能数的过来。

 加上[比利·林恩]里的生活场景居多,许多观众反映,并没感受到高帧率有什么特别之处。

[比利·林恩]是一部现实主义影片,李安试图用高帧率还原日常的真实

 

李安却大度地摊了摊手——

 “拍烂了,请骂我,不要骂技术,技术是无辜的。”

 电影总是要朝着未来发展的。李安不怕成为牺牲品。

 他还要再试一把。

 这一回,干脆用120帧拍了一部动作大片——

 [双子杀手]来了。

电影用高帧/3D技术,再现了新时代下的“火车进站”

 之前,由于放映120帧对于影院条件和成本的要求极高,全球能够满足放映的寥寥无几。

 当年的120帧版[比利·林恩]甚至一票难求,导致很多观众至今都无缘观看。

 为了让更多观众感受到高帧的魅力,[双子杀手]这次特地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。

 除了继续少量保持120帧/3D的放映版本,全国5000家影院中将有一半的影院提供放映60帧/3D版的[双子杀手],占据票房市场的80%以上。

 这意味着,几乎人人都有机会看到高帧版的李安新片。

 实际上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60帧的动态画面效果已经足以与24帧拉开差距。

 60帧/3D的版本不仅大部分影院可以满足,也让普通观众有了循序渐进体验高帧电影的过程。

 而那些视觉更为敏锐、眼光更加挑剔的观众,也可以选择终极的120帧/3D版进行观看。

而且,这部[双子杀手]中的动作戏可算是足够多了。

高速的动作场面在高帧的帮助下清晰而真实,你能用身体感触到战斗的激烈,追击的速度。

 李安为了充分展示出高帧率的优势,采用了更加大胆的镜头设计。

 甚至从电子游戏中寻找灵感。

 “现在电影的发展已经落后很多了,年轻人更喜欢玩游戏,而不是看电影,说明游戏比电影更吸引人。”李安在采访中说道。

 所以,我们在[双子杀手]里看到了大量第一视角的镜头,以及近距离的长镜头跟拍。

 这都是在借鉴电子游戏特有的沉浸感与参与感。

 除此之外,电影还使用了最前沿的动作捕捉技术,生成了一个完全数字化的角色——

 年轻版的威尔·史密斯。

 数字角色在高帧率的挑战下,比以往的精度要求更加严苛。

 尤其是在动态细节上,容不得半点模糊。

 当两个不同年龄的史密斯站在一起或者扭打成一团时,即使近距离的逼视,都看不出谁真谁假。

 过去的电影,虽然也一直在建造着以假乱真的世界,但它终究与观众银幕相隔。

 在观众心底,那始终还是一个想象搭建的视觉奇观。

 而李安则试图通过这个新技术打通人们的感官维度,化解银幕的界线,让观众置身于不可分辨的真实感中。

 这种超越情理之外的真实感,呈现出一种感官上的迷情,更丰富地刺激着观众的神经反射,以获得一部电影中更全面、完整的体验。

当我们被杀手紧追不舍的时候,那种紧张和恐惧。

 与当年我们走在万人瞩目的中场盛会上的尴尬一样,渗透到自己的骨子里。

 不管高帧电影会不会成为电影的未来,这样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,你都没有任何理由拒绝。

 从来没有一个华人导演,在国际影坛能够获得如此成功的地位,号令好莱坞最先进、最庞杂的电影技术团队。

 李安历经二十余年,横扫欧洲艺术电影节,征战美国奥斯卡,在世界各地收获了全面的认可。

 他的电影类型多变,题材不拘一格,不受语种和地域的限制。

 人们之所以喜欢李安,是喜欢他骨子里东方式的情怀与哲思,与西方式的电影语言和戏剧手法的完美融合。

李安因为[少年派]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

 东方讲究内在的斗争与平衡,强调修为,重视家庭。

 以小家之齐,而达天下之平。

 李安的电影也始终着眼于个人的内心挣扎,家庭的矛盾冲突,传统道德与人性情欲之间的对抗。

 同时他又温和、宽容地试图去和解这一切。

 这种独特的李安式风格在他的电影作品里一脉相承。

 在早期的作品,从[推手],到[理智与情感],他结合了西方戏剧化的叙事结构与东方克制内敛的情绪表达。

 不仅让西方人看懂了[喜宴]、[饮食男女]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,也让中国人在[理智与情感]里领会到西方古典社会下的家庭生活与人文内涵。

 

[喜宴]让李安获得了第一个国际节大奖——柏林金熊奖

 之后,李安又尝试在通俗化的叙事下,完成个人化的艺术表达,捅破了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之间的隔膜。

 [冰风暴]、[卧虎藏龙]、[断背山]以及[色,戒],皆证明了他的成功。

 每一个普通观众,都能从电影中感受到他作品的深刻内涵:

 内在的情感冲突,无法挽回的家庭伤痕,以及个体在大环境之下的疏离与压抑。

 

[冰风暴]里李安再现了70年代美国中产家庭的压抑感

 从[少年派]开始,李安的电影走向新的阶段。

 为了突破现有的叙事体系,他将目光寄托在了新技术的革新与应用。

 事实上,李安自始至终都清楚,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叙事而服务的。

 但过于抢眼的技术话题,已然淹没了人们对故事上平心静气的体验与探讨。

 况且,[少年派]中的精美画面,是观众容易感知得到的特效魅力。

 但对于[比利·林恩]在时间维度上的高帧率解析,却不是那么容易发觉。

李安在[少年派]中拥抱3D电影技术,大胆挑战数字摄影的极限

 其实从内容上看,李安近年来的几部影片,一直保持了高度相同的主题——

 对信仰的探索与怀疑。

 派对宗教信仰的困惑,比利·林恩对美国梦和战场意义的反思,直到[双子杀手]里,克隆人对造物主的疑虑。

 其实都暗含了一种成长蜕变的意味,曾经相信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,自我又该何去何从。

 童真的消逝,新自我的诞生,内心的和解。

 从[少年派],到[比利·林恩],再到[双子杀手],这三部电影甚至可以看成是老年李安的“成长三部曲”,回顾了人的一生不同年龄段所经历的转折与重生。

 而在[双子杀手]里,更有一种老年李安对话青年李安的既视感。

 亦或许是他眼看孩子长大成熟,正在思考当下新的父子关系。

 “我想是对我生命的回顾吧。如果年轻的话,我面对他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状况?”李安在采访中说道。

 而在电影内容之外,他要做的,更是要“杀死”的是过去对电影的偏见,狭隘的定义,以及落后保守的制作方式。

 那李安到底要创造什么呢?

 电影的拍摄方式?电影的观看方式?电影的定义?

 其实很简单,他要做的只是增加电影的一个维度。

 他要彻底取代过去的电影吗?

 当然不是。

 就像有了3D电影,2D电影也还存在。有了彩色片,你也可以拍黑白片。

 电影不应该只有一种形式,一种样貌?

 新的电影与旧的电影完全可以共存。

 就像是派与老虎的共存,残酷的战争与空虚的作秀共存,新的克隆人与本体之间共存。

 这,或许才是东方文化中对于创造的理解,才是一个东方文人的野心,才是华人导演李安心中的电影未来。

李安永远不会按照传统类型片拍摄电影,对家庭的关注依然明显

 人到六十,难免陷入陈腐,斗志尽失。

 而我们眼前的李安,即将步入65,却还是一身不畏世事的胆魄。

 不畏失败,勇于挑战。

 这不正是一个伟大导演所必备的强大意志与平和心态?

 李安的偶像英格玛·伯格曼,64岁仍志于打造3小时之长的[芬妮与亚历山大],不顾观众惯常的观影时长。

李安的精神导师英格玛·伯格曼在相似的年龄挑战新作

 马丁·斯科塞斯,65岁时还在虚心学习香港后辈电影,改编拍摄[无间行者]。

 黑泽明65岁时,首次前往苏联,大胆尝试俄语片[德尔扎·乌苏拉]的拍摄。

 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

 65岁的李安,依旧热爱冒险,不想躲在自己已经被认可的舒适区。

 李安的野心一直都在。

 青年时的他,想要打破东西方文化叙事的壁垒。

 他做到了。

 中年时的他,想要跨越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之间的沟壑。

 他做到了。

 老年时的他,想要用一个新技术,去探索一种新的电影语言。

 这或许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接受程度。因为争议,是所有先驱者共同面对的困境。

 但历史终将记住,未来电影叙事的变化是从一个中国人开始的。

[双子杀手]片场,李安与他全新的摄影设备

 有人说,李安变了。

 是的,他的心变得更加雄远壮阔。

 也像他的高帧电影,变得更加细腻、丰富。